11月11日,深圳正式進入“高交會時間”。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高交會影響幾許?讓我們探營布展中的高交會。
深圳會展中心外,一排排藍白相間的高交會彩旗迎風飄揚,廣場中心的高交會花壇布置一新,第22屆高交會“科技改變生活、創新驅動發展”的主題詞隨處可見。本屆高交會為期5天,將由11月11日持續至15日,展覽總面積達到12萬平方米以上。
“國家隊”一個不少
踏入主會場,各個展館都在進行布展。其中,國家高新技術展分布在深圳會展中心4、5、7、8號館及部分二樓空間。商務部、中科院、工信部國經中心、科技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知識產權局也設有主題專館。和往年相比,今年“國家隊”如約齊齊亮相。
綜合類展分布在深圳會展中心1、8、9號館及展館二樓,包括創新與科研展、外國團組展區和“一帶一路”專館,以及初創科技企業展、創客展和高技術服務展區。組委會公布的數據稱,盡管有疫情影響,但今年仍有約4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展團到會。
專業類展分布在深圳會展中心1、2、3、6、9號館,包括信息技術與產品展、節能環保展、新能源展、新材料展、建筑科技創新展、智慧醫療健康展、光電顯示展、智能城市展、航空航天科技展、先進制造展等10個專業展。
其中,位于1號館的信息技術與產品展是中國最大的信息技術及產品進出口專業化交易展覽會之一,該展設立了人工智能、智能駕駛、智能制造、智能家居四大亮點主題展區。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展位上裝修施工,從露出的展示牌上可以發現富士、平安科技、研祥、賽為智能、絲路視覺、英飛拓、思必馳等眾多科技企業的身影。
位于6號館的智慧城市展區以“智啟未來,慧聯萬物”為主題,整合當前互聯網、物聯網、AI、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智能城市領域的創新應用技術。其中華為在館內搭建了200多平方米的智慧城市展臺,全面展示了以城市智能體新理念為引領的全場景智慧城市解決方案。
1號館:信息技術與產品展、外國團組展區和“一帶一路”專館
2號館:節能環保展、新能源展、建筑科技創新展、新材料展、航空航天展、智慧醫療健康展
3號館:光電顯示展
4號館:工業和信息化數字中國專題館
5號館:中國科學院專館、創客展
6號館:智慧城市展
7號館:商務部專館
8號館:科學技術部展區、農業農村部展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區、創新與科研展
9號館:創新與科研展、先進制造展
2樓展區: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區、初創科技企業展、高技術服務展
做足各項防疫措施
每年的高交會都會吸引大量人流,為了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展示交流環境,本屆高交會采取多項嚴格的預防措施。
這些措施包括落實日常消殺工作,嚴格檢查“健康碼”和“行程碼”,實名制登記,佩戴口罩,進行兩次紅外測溫等。展館內設置了臨時隔離觀察區和駐點醫務室等,大會工作人員及開館儀式出席人員都要進行核酸檢測。
今年高交會還將強化展品、餐飲食品供應的疫情防控。參展商和會議組織機構需要簽訂《疫情防控承諾書》,建立工作人員健康檔案、通風消毒記錄等工作臺賬。
高交會期間將舉行數量眾多的會議活動,每場會議都將嚴格控制人數,與會者必須全程佩戴口罩,現場座位將保持安全的間隔距離。進場觀眾和媒體記者都必須主動配合大會核驗“疫情防控行程卡”和“要素碼(公安)”,兩項均須顯示綠碼,通過現場測溫合格才能入館。
設置國際遠程展示中心
面對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辦展要求,本屆高交會將采用在線線下相融合的展覽模式,使用5G+超高清視頻、VR、3D虛擬等新技術,設置了國際遠程展示中心,采用高清展示設備,通過專題片的設計制作,為海外展商展示其展品、項目,同時通過視頻聯機實現國際展商與現場觀眾的面對面溝通。
與此同時,還提供開幕式、重大活動、論壇、特約展商等在線直播及在線路演服務,為項目方、投資方、行業專家和專業觀眾等建立起展示、溝通、合作的在線平臺,讓觀眾足不出戶即可在線體驗沉浸式觀展。
高交會入館要求:
1、應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所有入場人員需提前進行實名驗證,并預約登記。
2、請隨身攜帶本人身份證件原件到場,照片和復印件無效。
3、已通過實名核驗并預約成功的觀眾,可憑本人身份證掃描后入場。
4、入館前請自覺接受安檢,嚴禁攜帶危險級違規物品進入館內。
5、觀展期間請全程佩戴口罩,場內嚴禁吸煙及明火。
6、請注意愛護展品,如有損壞,責任自負。
7、嚴禁在館內銷售、購買包括展品在內的任何商品(大會組織供應的食品、飲料除外)。
8、高交會屬于專業性展會,16歲以下未成年人謝絕參觀,出于健康考慮,70歲以上專業人士入館須有成年人陪同,憑票入場。
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電子展會信息網(www.piratedaypubcrawl.com)